发布时间:2024-11-01 11:48:52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社 杭州6月15日电 题:Z世代爱上“西湖K歌” 寻职场生活快乐秘籍
作者 鲍梦妮
日落时分,安徽姑娘李蕾拿着麦克风,动情地唱起一首《水星记》。她说,每当心情低落时,自己都会来浙江杭州散散心,但这是她第一次面对西湖的湖光山色唱歌,算是旅途中的“小确幸”。
如今,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处走廊,每到下班时间就会有年轻人陆陆续续赶来。他们或轮番上前高歌一曲,或举起打开闪光灯的手机,随歌摇摆。
6月12日,一位女生在杭州西湖边唱歌。 鲍梦妮 摄关于在陌生城市的一隅唱首歌,不少像李蕾一样的游客直言,会更勇敢、更愿意尝试。在杭州旅游的美国华裔青年马纯熙以一首经典高音老歌收获满堂喝彩,唱罢后却一路小跑离开,与台前判若两人。“今天唱的歌有点难度,但这里没有人认识我,之后我可能也不会再见到他们,所以想挑战一下。”
对于在杭州定居的年轻人而言,在西湖边唱歌则是调剂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一起‘发疯’唱歌的时候最快乐,可以尽情释放压力。”自从两周前偶遇此处,“00后”女生萱萱(化名)几乎天天加入其中。在她看来,自己在大合唱时更放得开,与日常工作时不苟言笑的形象截然不同。
与萱萱不同,“95后”王晟把在西湖边唱歌视作锻炼职业能力的“快乐秘籍”。“我是律师,干我们这行就要外向、口才好。平时我就用这种活动来锻炼临场应变能力,让自己面对各种场合时能不怯场。”
6月12日,杭州西湖边,人们开启手机闪光灯并合唱。 毛莹玥 摄据观察,自发在西湖边唱歌的多为“Z世代”。作为中国知名景区,西湖边人来人往,有人听了几句,笑道“跑调了”转身离开,也有人驻足停留,甚至加入其中。
从深圳来杭州出差的林女士与同伴拖着行李箱,情不自禁地当了半个钟头的观众。她说,没想到能遇到如此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这为原本紧张、快节奏的差旅画上了轻松句号。
“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用歌声传递快乐。唱得好不好不重要,勇敢表现自己就好。”作为活动发起者,23岁的周糯糯见证了许多观众的变化,“他从一开始远远地看着,到坐近一点听,再到张口唱、跟着跳,甚至主动拿起麦克风唱,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变外向了。”
此前的西湖边,露天唱歌、跳舞的人多以老年人为主,而今情况已有所不同。“断桥那边是老年场,六公园这边年轻人多,都唱得蛮好,年轻人很有活力。”一位本地大爷一边举起相机,一边说道。
对于年轻人西湖边K歌这一现象,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和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姜佳将也有所关注。她认为,文化和艺术的需求不分国界和年龄,本质上都是社交需求、彰显自我需要和情绪价值需要。
“如今的年轻人开始转向松弛感和性价比的社交氛围和文化场景,更注重自我的情绪价值和天性释放,希望在公共社交空间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支持。”姜佳将说,这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基因与个性内核,人们可以突破封闭空间,与自己生活的场景产生全新的连接,感受日常却又不寻常的城市氛围。(完)
【编辑:于晓】